最美人间四月天,燕赵处处竞芳菲。2022年4月1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 年版)》中青年专家巡讲-石家庄站圆满落幕。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最美人间四月天,燕赵处处竞芳菲。2022年4月1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 年版)》中青年专家巡讲-石家庄站圆满落幕。本次大会汇聚了以河北为主辐射全国部分省市乳腺癌领域专家,遵循“防治一体、内外兼顾、分型而治、求同存异”的指南巡讲主题,在荣誉主席江泽飞教授和耿翠芝教授、飞行主席马力教授、云端主席张剑教授,执行主席周涛教授的大会主席团带领下,与会中青年专家分别就2021版CSCA-CBCS指南乳腺癌外科治疗、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等章节进行了深入全面细致的解读和讨论,并结合早期、晚期乳腺癌病例将规范化与个体化诊治有效结合,指南源于临床而指导临床,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学术碰撞精彩不断。
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在大会执行主席周涛教授主持下,大会主席团专家做开场致辞。周涛教授希望在本次会议的推动下,能够带动临床医生学习指南规范的热情,推动本地区乳腺癌规范化诊治水平的提升。
大会名誉主席江泽飞教授、耿翠芝教授分别为本次会议送上寄语,虽然受到全国疫情影响,CBCS指南中青年巡讲改为线上召开,但疫情阻隔不了指南的传递和专家间的学术交流,我们将团结协作,精耕求索,共同为提高乳腺癌的诊疗规范化水平,推动指南的落地而努力。
大会云端主席张剑教授、飞行主席马力教授在致辞中则表示,中青年专家是指南学习、推广的中坚力量。在前辈专家的指导下,由中青年专家带队的指南巡讲活动,发挥了“肇始于临床、成长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特色,将对中青年专家的成长和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提升有积极推动作用。
△ 参会专家线上合影留念
外科治疗
大会主席团致辞结束后,旋即进入精彩的CBCS指南解读和热点讨论。首先,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齐晓伟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昕教授带来了《2021CBCS指南解读-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的精彩报告。王昕教授主要介绍了CBCS指南中乳腺导管原位癌、浸润性乳腺癌外科处理的章节。具体介绍了保乳整形术、乳房重建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等相关手术的外科规范。此外,他也介绍了新辅助治疗和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中涉及的外科处理问题。
随后,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范照青教授主持下,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韩建军教授、衡水市人民医院贾巍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尚文博教授和杨超教授、邢台市第三医院于晶晶教授针对外科治疗热点进行讨论,包括原位癌VNPI评分指导局部治疗、保乳治疗切缘非典型增生、新辅助治疗后区域淋巴结由阳转阴的处理、二步法或一步法重建手术选择、新辅助治疗2周期评价为SD的下一步处理等问题。
新辅助治疗
在山西省肿瘤医院韩国晖教授主持下,邢台市人民医院王丽教授带来了《2021CBCS指南解读-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的精彩报告。王丽教授主要从新辅助治疗的目的和对象、新辅助治疗的术后病理评估、新辅助治疗前准备、新辅助治疗的方案、新辅助治疗疗效影像评估、新辅助治疗的术后辅助治疗、可手术患者新辅助影像评估与手术时机等方面介绍了CBCS指南的推荐及相关循证医学证据。
随后,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张聚良教授的主持下,衡水市人民医院杨进强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王晓春教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马宁教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杨良权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张彦收教授围绕新辅助治疗的热点进行讨论。专家们指出,一些创新药物在(新)辅助治疗领域已经具备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但在国内尚无相关适应症,CBCS指南也将国际前沿进展纳入其中,可为国内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依据;此外,诸如RCB分级等新技术尚未在国内基层医院普及,随着指南的推广,未来可能会推动基层医院的诊治提升。
晚期治疗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主持下,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杨华教授带来了《HER2阳性和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新型ADC临床研究》的精彩报告。杨华教授指出,当前抗HER2治疗的二线选择面临巨大瓶颈,初代ADC和小分子TKI的整体PFS不超过1年。中国参与的国际多中心DESTINY-Breast03研究已证实,DS-8201相较于既往二线标准T-DM1治疗,可显著降低72%的疾病进展风险(BICR评估的PFS:NR vs 6.8个月;HR 0.28;P<0.001),研究者评估的PFS达到25.1个月,从中能够看出DS-8201的巨大潜力,期待DESTINY-Breast05、DESTINY-Breast09等新辅助治疗、一线治疗的研究探索。在HER2低表达领域,A-J101研究显示DS-8201在中位治疗7.5线的情况下,仍可获得37%的ORR和11.1个月的PFS,国际Ⅲ期DESTINY-Breast04研究则已经报道达到PFS和OS双阳性结果,可以预见DS-8201未来将对乳腺癌的治疗格局带来更多的变革。
随后,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涛教授的主持下,沧州市中心医院陈亮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李赛男教授和吕雅蕾教授、邯郸市中心医院杨瑞玲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张庚教授围绕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热点展开讨论,专家们表示,随着(新)辅助和一线抗HER2治疗的患者增加,晚期患者中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是经抗HER2治疗发生进展的,针对此类患者目前国内主要选择吡咯替尼+卡培他滨,因其可及性更好,而T-DM1的可及性有待提高。此外,专家们期待DS-8201这一强效方案能尽快在国内上市,惠及更多患者。
病例讨论
在唐山市人民医院马杰教授主持下,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常媛医生汇报了一例ER低表达乳腺癌发生“早期对侧复发”的病例。随后,唐山市人民医院胡继卫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志坤教授、邯郸市中心医院宋涛教授、沧州市中心医院张维教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志生教授对该病例展开讨论,主要讨论焦点是该双侧乳腺癌应该按同时双原发还是异时双原发处理;其ER仅为10%、分期为T1a,应该按照ER阳性还是TNBC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强化治疗;是否建议进行BRCA检测以及是否应该在辅助化疗期间增加钼靶、核磁检查等。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晁腾飞教授主持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唐甜甜医生分析了一例晚期乳腺癌的诊治过程。这是一例初诊为ⅢA的局晚期患者,新辅助治疗为non-pCR,DFS 8个月时发生肺和胸壁转移,全基因检测显示仅有TP53突变和FGFR1扩增,给予白蛋白紫杉醇+卡瑞丽珠单抗+安罗替尼解决治疗,2个疗程后评效达到PR。随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孔德友教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刘兰芳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任莉莉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赵萌和张丽娜教授围绕该病例展开讨论,包括新辅助治疗期间治疗再回顾、TNBC的全程管理、放疗何时介入以及再次进展后下一步治疗等问题。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周涛教授对参加本次CBCS指南中青年专家巡讲会议的线上同道表示感谢,尤其是大会主席团及CBCS的大力支持。最后,大会主席耿翠芝教授总结道,通过此次CBCS指南解读,以及结合实践病例进行讨论,很好地展示了中青专家的风采,也让大家对规范化诊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期待未来的指南巡讲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扫描二维码查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