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乳腺癌大会于4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2025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CSCO BC指南)迎来了重要更新。肿瘤瞭望特邀指南编写参与专成员、解放军总医院李健斌教授介绍指南更新要点、当前抗HER2治疗格局,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指南的更新与优化。
编者按:2025年全国乳腺癌大会于4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2025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CSCO BC指南)迎来了重要更新。肿瘤瞭望特邀指南编写参与专成员、解放军总医院李健斌教授介绍指南更新要点、当前抗HER2治疗格局,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指南的更新与优化。
01
肿瘤瞭望:本次全国乳腺癌大会上发布了2025版《CSCO BC指南》,请您分享一下本版指南有哪些需要重点关注的更新要点?
李健斌教授:非常荣幸能参与2025版《CSCO BC指南》的更新工作。今年的指南继续秉承《CSCO BC指南》一贯的编写风格,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最新进展,并根据分子分型、不同诊疗阶段进行了分层、分类治疗更新。
HER2阳性乳腺癌更新情况
在HER2阳性新辅助治疗方面,基于HELEN-006临床研究及部分真实世界数据,I级推荐中,THP×6治疗方案由原来的2A类证据更新为1A。
在HER2阳性乳腺癌晚期治疗阶段,由于T-DXd纳入医保,其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也都做了相应调整。
三阴性乳腺癌更新情况
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领域,新辅助治疗领域免疫治疗的地位不断提升。今年指南对三阴性免疫治疗的推荐进行了更详细的调整。同时,随着一些新产品如PARP抑制剂、ADC等药物的获批上市,也推动了指南解救化疗部分的更新。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更新情况
在激素受体阳性领域,辅助强化治疗的更新促使我们对这部分人群进行了分层调整。在晚期治疗阶段,CDK4/6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随着PAM通路抑制剂获批上市,指南也根据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
02
肿瘤瞭望:此次会上,您分享了关于靶向HER2治疗的相关内容。请您结合新版《CSCO BC指南》谈谈当前我国抗HER2治疗格局是怎样的?
李健斌教授:自1998年曲妥珠单抗问世以来,乳腺癌正式步入靶向治疗时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HER2靶向治疗领域经历了重大变革(特别是在近5~10年间)。2017年曲妥珠单抗进入我国医保后,我国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进入了曲妥珠单抗治疗时代;2020年后,帕妥珠单抗的引入,标志着我们进入到了曲帕(HP)双靶治疗时代。随着更多靶向药物的研发和获批上市,我们又相继进入了TKI治疗时代和ADC治疗时代。
根据现有指南,在新辅助和辅助治疗阶段,HP双靶治疗仍是标准方案。对于首选辅助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其危险度进行合理调整。对于低危患者,单靶治疗仍是主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指南中对于淋巴结阴性但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推荐了THP治疗方案,我认为这一推荐仍是基于HP治疗方案毒性较低,且药物更为可及的特点。
在晚期治疗阶段,TKI和ADC类药物为患者带来了更多获益。国产TKI药物吡咯替尼改变了现有治疗格局,为一线和二线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了更多TKI治疗方案。进入ADC治疗时代后,新型ADC药物如T-DXd、SHR-A1811等正在改变临床实践。
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而言,我们经历了从单靶治疗走向双靶治疗、TKI治疗,再进一步迈向ADC治疗时代,这一历程不仅为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生存获益,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03
肿瘤瞭望:目前,抗HER2治疗还有哪些悬而未决的地方,在未来的临床、科研工作中需要重点完善循证医学证据,以进一步推动指南的优化与更新?
李健斌教授:的确,在乳腺癌抗HER2治疗方面,目前我们仍然存在争议,同时也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新辅助治疗探索
在新辅助治疗领域,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以HP为主的治疗时代,但如今更多ADC治疗药物的出现,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探索空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发起的FASCINATE-N临床研究显示,ADC药物SHR-A1811有可能在新辅助治疗领域改变临床实践。除SHR-A1811外,未来T-DXd的DB-11研究,也有可能进一步推动新辅助治疗的发展,使原有TCHP的四药化疗方案简化为两药或单药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pCR率并减少不良反应。
辅助治疗探索
在辅助治疗领域,关键问题在于辅助治疗后的靶向强化治疗。尽管ExteNET研究表明,在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用奈拉替尼进行强化治疗效果更佳,但在当前临床实践中,我们更多会选择曲帕双靶进行强化治疗。因此,哪部分患者需要强化治疗,以及选择哪种TKI药物进行强化治疗,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一些临床研究正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我们期待相关数据的发表,以改变临床实践。
晚期一线治疗探索
在晚期一线治疗领域,TH应联合帕妥珠单抗还是吡咯替尼,仍存在争议。由于目前缺乏头对头的研究数据,我们只能基于既往治疗情况和产品可及性进行探讨。在即将召开的ASCO会议上,我们将看到DB-09研究结果进行公布,这可能会使ADC药物成为一线治疗的“搅局者”。
晚期后线治疗
在后线治疗领域,我们更多的是关注post TKI和post ADC的药物治疗探索。特别是在ADC治疗时代,T-DXd治疗失败后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随着T-DXd的广泛应用,患者进展后的治疗选择成为重要研究领域。目前,我们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讨了T-DXd治疗后的可选策略,并期待未来有更多前瞻性数据来指导这些患者的治疗。
李健斌教授
博士后、副研究员
解放军总医院
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委会(CSCO BC)委员Translational Breast Cancer Research杂志:Managing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