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乳腺癌夏季论坛·北方沙龙”于2023年7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在大会首日的新药专场,我国迎来了全球首个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Trop-2抗体偶联药物(ADC)——戈沙妥珠单抗(SG)上市,以优秀的疗效和安全性为TNBC治疗带来了全新选择。《肿瘤瞭望》特别采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讲述他对SG的认识与理解,为TNBC的治疗传经送宝。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3乳腺癌夏季论坛·北方沙龙”于2023年7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在大会首日的新药专场,我国迎来了全球首个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Trop-2抗体偶联药物(ADC)——戈沙妥珠单抗(SG)上市,以优秀的疗效和安全性为TNBC治疗带来了全新选择。《肿瘤瞭望》特别采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讲述他对SG的认识与理解,为TNBC的治疗传经送宝。
01
肿瘤瞭望:本次“北方沙龙”迎来了SG的上市,请问您对此有哪些寄语?
潘跃银教授:在此热烈祝贺戈沙妥珠单抗在中国成功上市。相信戈沙妥珠单抗的上市将会为中国的乳腺癌患者,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虽然目前它获批的适应证仍在二线及以后,但是我们非常希望它尽快推进一线治疗、辅助治疗、甚至新辅助治疗阶段的临床研究,尽早产出结果,让乳腺癌患者获得更多的治愈机会。
02
肿瘤瞭望:如您所言,SG作为TNBC新的治疗选择,将为我国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怎样的改观?
潘跃银教授:目前的乳腺癌治疗中,三阴性乳腺癌是一个较为棘手的分型。它并非单一的癌种,而是一组非常复杂的疾病,治疗选择并不多,主要以化疗为主。虽然也有免疫治疗药物、PARP抑制剂等获得批准,但在三阴性乳腺癌中,PD-L1 CPS评分≥10%人群、BRCA1/2突变阳性人群比例极低[1,2],可从免疫治疗或PARP抑制剂中获益的人群非常少。如今,SG在未经选择的TNBC二线治疗人群中,已经展示了非常好的研究结果。ASCENT研究显示SG在TNBC二线及其后应用的客观反应率(ORR)超过了30%,无进展生存期(PFS)较传统化疗方案提升了3倍、达到5.6个月;总生存期(OS)是传统化疗方案的2倍以上,达到12.1个月[3]。该研究的数据令人鼓舞,我相信在未来TNBC的治疗选择中,随着SG的上市,必将为患者提供非常好的治疗选择。另外,作为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ADC药物,SG将继续在晚期一线、辅助、新辅助治疗阶段展开探索,在TNBC领域将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03
肿瘤瞭望: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实现乳腺癌的慢性病管理是我们的目标,SG将在这方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潘跃银教授:对于包括TNBC在内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我们都希望患者能够生活得长久、活得更好、更有尊严。这就要求治疗药物既要有效、又要安全,最好患者能够承担得起。正如我经常讲到的,好的药物要保障疗效可持续、患者身体状态可持续、患者经济可持续。SG正是这样一个药物,在ASCENT等研究中已经表现出了优秀的疗效优势;在生活质量方面,也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趋势[4]。因此,在未来SG的临床应用中,我们要进行良好的管理,使之成为TNBC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优质选择。
04
肿瘤瞭望:SG的上市将为TNBC患者的命运带来怎样的改变?
潘跃银教授:如前所述,TNBC患者是一类非常复杂的人群,尽管目前正在开展分子分型指导下的治疗选择,但总体疗效并不尽如人意,同时治疗选择也非常有限。以SG为代表的ADC是一种全新类别的药物,将细胞毒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物偶联后,靶向投递到肿瘤细胞部位,既对肿瘤细胞本身有细胞毒效应,也会通过旁观者效应对靶细胞周围肿瘤细胞发挥作用。此类药物的获批将对所有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我曾经将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命的延长比喻为生命的接力,每一个药物或治疗方案都是参与到这场接力赛的运动员。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运动员参与接力,让每个运动员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取得好成绩。如今,对于TNBC患者来说,SG已经参与到了生命接力赛中,并且表现不俗。我们对这个运动员未来的表现充满期待,希望它在临床的真实世界中做到切实的高效与安全。
05
肿瘤瞭望:未来SG的临床应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潘跃银教授:好的药物要兼顾疗效和安全性,有时药物的不良反应管控甚至要比疗效更为重要。若你不了解药物是否有效,可能就不会滥用;但若你仅知道它有效,但对不良反应的了解不透彻,可能就会引发严重的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关注药物疗效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不良反应。SG的细胞毒载荷是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骨髓抑制以及腹泻。大多数临床医生对骨髓抑制的处理是驾轻就熟的,而对于腹泻则要予以特别关注。腹泻是患者可感知的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严重腹泻可导致严重脱水、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使用SG之前,我们需要向患者普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采取预防措施。当患者出现腹泻时,则有必要及时进行医疗干预以保证患者的安全,进而保障治疗措施的良好执行,最终改善患者的生存。
因此,SG作为治疗TNBC的重要药物,为了使之在临床上能够合理、规范地应用,不良反应的管控极其重要。希望广大同道更加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管理,也希望吉利德公司能够出具一份操作性强的药物不良反应管理手册和患者服务手册,能让医生更好地使用SG,也能让患者更好地遵循医嘱,使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发挥最大潜能。
参考文献
[1]Gao X,Nan X,Liu Y,et al.Comprehensive profiling of BRCA1 and BRCA2 variants in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in Chinese patients.Hum Mutat.2020;41(3):696-708.doi:10.1002/humu.23965
[2]张静,袁培,雷荟仔,等.三阴性乳腺癌中程序性死亡配体抗体克隆22C3和SP142的表达分析及预后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3):8.DOI:10.3760/cma.j.cn112152-20200803-00704.
[3]Bardia A,Tolaney S M,Loirat D,et al.Sacituzumab govitecan(SG)versus treatment of physician’s choice(TPC)in patients(pts)with previously treated,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mTNBC):Final results from the phase 3 ASCENT study[J].2022 ASCO.https://ascopubs.org/doi/abs/10.1200/JCO.2022.40.16_suppl.1071?af=R.
[4]Loibl S,Loirat D,Tolaney S M,et al.2021 ESMO 257P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in the ASCENT study of sacituzumab govitecan(SG)in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mTNBC)[J].Annals of Oncology,2021,32:S472-S473.https://www.annalsofoncology.org/article/S0923-7534(21)02769-1/fulltext
潘跃银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一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淮名医
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
肿瘤学国家重点专科建设负责人
安徽省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心负责人
药物临床研究机构执行主任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转化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心脏安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多学科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分会全国委员
国家卫健委药物监测委员会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成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专委会委员兼乳腺组副组长
安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
安徽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委
安徽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安徽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等
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100余篇
CN-TRO-0066